- [检测百科]分享:横向静磁场对激光熔化增材制造Al-12%Si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2025年04月10日 16:20
- 利用送粉式激光熔化3D打印工艺,研究了外加横向稳恒磁场对3D打印Al-12%Si合金构件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无横向稳恒磁场下,激光熔化单道薄壁试样的宏观凝固组织未发生明显改变,其主要以白亮带(以α-Al相为主)和灰暗区(以Al-Si共晶相为主)为基本单元叠加构成
- 阅读(59)
- [检测百科]分享:Zr对Mg-Gd-Er合金晶粒细化机理的影响2025年04月10日 16:20
- 利用OM、EBSD对比分析了Zr的加入对Mg-Gd-Er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采用DSC测试了Mg-11Gd-2Er和Mg-11Gd-2Er-0.4Zr 2种合金熔体的过冷度,计算了Zr的加入对合金熔体润湿角及形核激活能的影响,利用HRTEM分析了Zr与Mg的界面关系及Zr的加入对界面能的影响
- 阅读(60)
- [检测百科]分享:单相CoCrFeNi高熵合金的组成元素对其在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的影响2025年04月08日 14:21
- 采用LSCM、EIS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等测试手段研究了Co、Fe以及Ni对CoCrFeNi单相高熵合金体系在3.5%NaCl (质量分数)溶液中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Cr含量相同时,增加Fe含量的同时减少Ni含量,能够降低该合金体系的维钝电流密度;当Fe、Cr含量相同时,增加Co含量的同时减少Ni含量,也能够降低该合金体系的维钝电流密度,从而提高其耐蚀性;当Cr含量相同时,减少Co含量,同时增加Fe和Ni的含量,能够提高合金的自腐蚀电位,降低合金发生腐蚀的倾向。
- 阅读(57)
- [检测百科]分享:交流磁场致Al-Fe亚共晶合金熔体热电势变化的研究2025年04月07日 13:39
- 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励磁电流、不同磁场频率和不同加载时间条件下,交流磁场对Al-0.99%Fe (质量分数)亚共晶合金熔体热电势差(U)和熔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 阅读(53)
- [检测百科]分享:DC铸造Al-12Si-0.65Mg-xMn合金中第二相的形成2025年04月07日 13:39
- 采用LSCM、XRD、SEM、TEM及其附带的EDS,结合相图分析研究了半连续铸造(DC铸造)Al-12Si-0.65Mg-(0~2.27)Mn (质量分数,%)合金铸锭中的第二相及其形成过程
- 阅读(53)
- [检测百科]分享:碳化物/氧化物弥散强化钨基材料研究进展2025年04月07日 13:39
- 钨(W)具有高熔点(3410 ℃)、高密度(19.35 g/cm3)、高硬度、高弹性模量、高热导率以及低膨胀系数、低蒸气压等优异的性能,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和核工业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 阅读(53)
- [检测百科]分享:Incoloy 028合金不连续动态再结晶中链状组织形成机理研究2025年03月25日 15:16
- 利用热力模拟、EBSD和TEM等方法,研究了Incoloy 028合金在1000~1150 ℃和0.001~1 s-1应变速率条件下的不连续动态再结晶(DDRX)行为,分析了DDRX过程中链状组织的形成机理
- 阅读(57)
- [检测百科]分享:分层厚度对选区激光熔化成形Ti-5Al-2.5Sn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2025年03月25日 15:16
- 研究了分层厚度对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成形Ti-5Al-2.5Sn (TA7)钛合金试样致密度、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和扫描间距一定的条件下,当分层厚度≤40 μm时,致密度随激光体能量密度的下降不断提高;当分层厚度>40 μm时,致密度则随激光体能量密度的下降先升高后降低
- 阅读(53)
- [检测百科]分享:激光熔覆铁基合金涂层在H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2025年03月25日 15:16
- 采用激光熔覆方法在30CrMo合金钢表面制备了一种铁基合金耐腐蚀涂层,利用EIS、极化曲线、浸泡腐蚀实验等测试方法,结合XPS研究了该涂层在0.5 mol/L H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与304不锈钢和30CrMo钢进行对比
- 阅读(57)
- [检测百科]分享:激冷Ti-47Ni合金薄带的组织、相变和形状记忆行为2025年03月25日 13:18
- 为了开发微机电系统用快响应微执行器材料,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激冷Ti-47Ni (原子分数,%)形状记忆合金薄带,利用CLSM、XRD、DSC和弯曲实验研究了铜辊速率和退火工艺对Ti-47Ni合金薄带显微组织、相组成、相变行为和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
- 阅读(52)
- [检测百科]分享:过冷Co75B25合金的凝固2025年03月25日 13:18
- 利用熔融玻璃包覆加循环过热技术将Co75B25包晶合金熔体过冷至液相线下不同温度,通过凝固组织观察结合冷却曲线分析,确立了其凝固路径。结果表明:所有过冷度凝固后的试样中均只有α-Co和Co2B相,Co2B相与残余液相反应形成Co3B相的包晶转变被完全抑制,且在344 K实验所得最大过冷度下Co3B相也不能作为初生相析出;即使降低冷速至5 K/min,合金在小过冷度下凝固时也没有发生包晶反应。
- 阅读(52)
- [检测百科]分享:La含量对Ce-La合金氢化动力学的影响2025年03月25日 13:18
- 采用压降法结合原位形貌观察研究了La含量(0~10%,质量分数)对Ce-La合金氢化动力学的影响,并利用XRD和Raman光谱仪对Ce-La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 阅读(52)
- [检测百科]分享:Ti-V-Mo复合微合金钢中(Ti, V, Mo)C在γ /α中沉淀析出的动力学2025年03月25日 13:13
- 根据多元复合析出相的固溶析出理论和经典形核长大动力学理论,计算了Ti-V-Mo复合微合金钢中(Ti, V, Mo)C在奥氏体(γ)和铁素体(α)中沉淀析出的形核参量、析出-时间-温度(PTT)曲线、形核率-温度(NrT)曲线,并探讨了奥氏体中形变储能和形变诱导析出量对(Ti, V, Mo)C在γ /α中沉淀析出动力学的影响。
- 阅读(52)
- [检测百科]分享:冶金型气孔对熔化焊接7020铝合金疲劳行为的影响2025年03月25日 13:13
-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三维高精度原位成像技术,识别和统计出工艺稳定的激光复合焊接7020铝合金接头中的气孔数量、形貌、尺寸和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气孔统计数据结果和焊缝晶粒大小,定义了7020铝合金激光复合焊接头中影响接头疲劳性能的气孔临界尺寸。
- 阅读(52)
- [检测百科]分享:铸态和锻造态Mg-5Y-7Gd-1Nd-0.5Zr合金腐蚀行为对比研究2025年03月25日 13:13
- 采用SEM、XRD和EDS等手段观察对比了铸态和锻造态稀土镁合金Mg-5Y-7Gd-1Nd-0.5Zr (EW75)的显微组织,分析了2种状态合金中的相组成及第二相的化学成分,采用腐蚀形貌观察、失重率和电化学测试对比了2个样品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铸态EW75合金中晶粒较大,大尺寸的骨骼状第二相沿晶界分布;锻造态EW75合金中晶粒较小,细小的颗粒状第二相弥散分布在晶界上。与铸态EW75合金相比,锻造态EW75合金中的微电偶腐蚀较弱,表面膜更均匀致密,耐蚀性更好。
- 阅读(52)
- [检测百科]分享:金属材料在三亚海水中的腐蚀电位序及合金成分对耐蚀性的影响2025年03月25日 10:51
- 对36种金属材料在三亚海水中的腐蚀电位序、腐蚀电位对潮汐变化的响应以及不同金属合金元素成分对耐三亚海水环境腐蚀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亚海水环境中金属材料腐蚀电位的稳定区间较大,腐蚀电位序从高到低为:镍基合金、双相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和紫铜、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铜合金、低合金钢、碳钢、铸铁、铝合金和铝阳极
- 阅读(59)
- [检测百科]分享:电磁复合场对Ni60合金凝固过程中显微组织和裂纹的影响2025年03月24日 15:11
- 利用电磁复合场协同激光熔覆制备多道Ni60合金熔覆层,运用着色探伤剂、OM、SEM、EDS、XRD与硬度测试等实验手段,对制备的Ni60合金熔覆层进行测试分析。
- 阅读(51)
- [检测百科]分享:573 K高温时效处理的Al-10Mg合金中粗大β(Al3Mg2)相对热压缩组织演化的影响及机理2025年03月24日 15:11
- 对高镁Al-10Mg合金分别做了固溶与时效处理,固溶工艺为673 K、24 h,固溶后的高温时效工艺为573 K、24 h,并对固溶及时效态试样分别进行了两道次压缩实验。通过OM、XRD、EPMA、EBSD等分析表征手段,研究了时效析出的β相对高镁Al-10Mg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
- 阅读(50)
- [检测百科]分享:NiTi合金B2-B19′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拓扑模拟研究2025年03月24日 15:11
- 运用拓扑模型研究了等原子比NiTi合金B2-B19'马氏体相变晶体学,根据最优扭转角(ωo)准则计算得到ωo=-0.969°,并获得了马氏体惯习面指数及母相-马氏体相界面位错结构特征,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非常接近
- 阅读(50)
- [检测百科]分享:医用镁合金:成分、组织及腐蚀2025年03月24日 15:11
- 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具有发展成为新一代可降解生物材料的前景。本文总结了医用镁合金合金化的原理与进展,分析了合金元素对镁合金材料学以及生物学性能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医用镁合金显微组织(晶粒尺寸、第二相、长周期堆垛有序相(LPSO)、准晶相)、热处理和表面氧化膜对其降解行为的影响和腐蚀形态、机理方面的重要进展,并指出了医用镁合金的发展方向。
-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