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化学成分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将材料溶解后汽化解离成原子或离子,并激发产生能级跃迁,从接收电子跃迁过程中的特征谱线和强度中得出成分组成和元素的精确含量。更多 +
- [检测百科]分享:Si对铸造超高铬高碳双相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24日 15:02
- 针对0.46%Si (质量分数)和1.36%Si 2种40%超高铬1.5%高碳双相钢,采用OM、SEM、EPMA、XRD及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种钢的成分、铸态组织和凝固过程,以及固溶处理后钢的组织和相结构的变化
- 阅读(41)
- [检测百科]分享:热镀55%AlGZn钢板的耐热性能2023年05月05日 14:57
- 对热镀55%AlGZn钢板分别进行了300,350,400,450 ℃的烘烤处理,研究了不同温度烘烤24h后其表面镀层的光泽度、单位面积质量、形貌、化学成分、结合性能等的变化,分析了该钢板的耐热性能.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6063铝合金中框侧面亮线原因分析2023年04月26日 15:04
- 6063铝合金中框产品经温挤压加工,侧面中心出现一条亮线,阳极化处理仍然无法消除.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铝合金中框产品侧面亮线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件在温挤压时变形速率过大,使中间层残留较大的内应力,
- 阅读(23)
- [检测百科]分享:铸态和锻态Ni47Ti44Nb9合金的热诱发马氏体相变2023年04月24日 15:47
-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设备,对比研究了铸态和锻态 Ni47Ti44Nb9 合金热诱发马氏体相变及其逆转变的特征,分析了显微组织对相变过程的影响机理.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2219铝合金热压缩时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2023年04月23日 13:18
- 采用 GleebleG318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2219铝合金进行单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铝 合金在温度为200~350℃、应变速率为0.1~10.0s-1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建立了2219铝合金热压 缩时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2219铝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或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加;由 FieldsGBacko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铰链梁铰耳断裂原因分析2023年04月20日 13:09
- 铰链梁在使用过程中铰耳发生断裂,采用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断口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铰耳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铰链梁中的残余铝含量和氮含量较高,夏季铸造时冷速过慢,使得一次奥氏体晶界析出 AlN 夹杂物造成晶界脆化,同时晶界上大量的铸态 MnS以及 Al2O3 类夹杂物也加剧了晶界的脆化,导致铰链梁铰耳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沿晶脆性断裂.
- 阅读(24)
- [检测百科]分享:电气火灾中铜导线熔痕的微观特征2023年04月20日 13:03
- 采用模拟试验制备了铜导线火烧熔痕、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观察了这些熔痕的微观形貌并总结了其微观特征.结果表明:火烧熔痕断口基本没有孔洞;在高温作用前后,一次短路熔痕的微观特征相似,断口上存在均匀、细密的孔洞,呈卵形花样;二次短路熔痕断口上的孔洞大小不一,呈蜂窝状花样.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DP处理后 GH4169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2023年04月18日 16:21
- :对 DP处理后的 GH4169合金在变形温度900~1060 ℃、应变速率0.001~0.500s-1下进行了热压缩变形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量对合金显微组织、δ相形貌以及δ相演变的影响,分析了组织演变机制.结果表明:DP 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组织中分布有大量片层状/长针状δ相,在高温压缩变形过程中变形断裂和溶解断裂的综合作用下,随应变量的增加,δ相发生弯曲、扭折直至球化;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δ相含量逐渐减少,合金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和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逐渐增大.
- 阅读(23)
- [检测百科]分享:梯度结构铜钨基碳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 及其高温压缩性能2023年04月11日 14:06
- 通过熔渗烧结法制备 CuW80合金,然后在1250 ℃下渗碳4h制备梯度结构铜钨基碳化物复合材料;利用材料试验机对渗碳前后合金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压缩试验,采用扫描电镜对其组织及压缩断口进行了观察,研究了温度对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其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表面形成
- 阅读(28)
- [检测百科]分享:42CrMo钢高强度螺栓轴向开裂失效分析2023年02月10日 16:49
- 滕 巍1,梁 博1,孙晓庭1,丁志敏2 (1.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连 116022;2.大连交通大学,大连 116000) 摘 要:某8.8级42CrMo钢高强度螺栓,在热处理后滚丝过程中发生轴向开裂.利用化学成分分析、宏观检验以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螺栓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栓开裂主要是因为其原材料表面存在呈线状分布的锻造折叠缺陷,折叠缺陷末端形成应力集中,在热处理淬火时成为了裂纹源,于强大的淬火应力和滚压应力作用下诱发了螺栓轴向开裂.
- 阅读(48)
- [检测百科]分享: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对超临界镍基石墨烯 复合电铸层性能的影响2023年02月08日 16:36
- 摘 要:分别在超临界条件和普通条件下制备了镍基石墨烯复合电铸层,研究了两种制备条件 和氧化石墨烯(GO)质量浓度对复合电铸层显微组织、表面形貌、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明:与普通条件下的相比,超临界条件下复合电铸层的显微组织致密,表面粗糙度低,镍(111)和 (220)晶面择优度降低而(220)晶面择
- 阅读(34)
- [检测百科]分享: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测定高纯氧化钪中痕量铁2023年02月07日 13:29
- 钪作为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钪元素加到铝合金中,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再结晶温度,强烈抑制沿晶断裂倾向,提高合金强度、塑性和断裂韧性[12]。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氧化钪(Sc2O3)更是广泛应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3]、新一代激光晶体[4]、大功率金属卤素灯、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铜含量对304不锈钢在Al-12Si-xCu合金熔体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2023年01月19日 13:14
- 304不锈钢在620 ℃的 AlG12SiGxCu(x 分别为0,5,10,15,质量分数/%)合金熔体中腐蚀120h,研究了铜含量对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随铜含量的增加,304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和腐蚀层厚度减小;表面腐蚀层可分为内腐蚀层和外腐蚀层,外腐蚀层的显微硬度随铜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 阅读(14)
- [检测百科]分享: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铬铁中 铬、硅、锰和磷的含量2023年01月18日 14:06
- 铬铁是一种常见的合金原料,按照碳含量的不同分为微碳、低碳、中碳、高碳铬铁.目前,国内测定铬铁中的铬元素采用国家标准方法[1],微量元素可以按照国家标准方法一一测定,但是耗时过长,效率极低.电 感 耦 合 等 离 子 体 原 子 发 射 光 谱 法 (ICPGAES)可高效快速地测定微量元素[2G5],也有用ICPGAES测定铬铁中主次元素的报道[6G8],但由于ICPGAES的样品前处理采用湿法化学法,整个分析周期长,大量使用酸碱对环境也不友好.
- 阅读(2)
- [检测百科]分享:AZ40M 镁合金锻件不规则形状缺陷分析2023年01月17日 14:12
- 采用宏观及显微分析、能谱分析、密度测试、硬度试验等方法,对某 AZ40M 镁合金锻件低倍试片上的不规则形状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不规则缺陷为铝、锰、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偏析,属于区域性偏析;该偏析对材料的局部密度和硬度均匀性均有影响;
- 阅读(26)
- [检测百科]分享:钛取代铝对Cu46Zr46Al8非晶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2023年01月13日 14:31
- 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与其化学成分、制备工艺及后续处理有很大关系[6].冷轧处理可以改变非晶合金中自 由 体 积 等 微 观 结 构,从 而 影 响 其 热 稳 定性[7G9].相似元素的添加或取代也是改变非晶合金热稳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5,10G12].在 CuGZrGAlGTi四元合金中,钛和铝具有相近的原子半径,和锆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 阅读(10)